多年来,为帮助更多人就业致富,余子文主动联系单位的下岗职工到项目部,通过项目“股份合作制”模式,带动40余名下岗职工致富。他坚持“授人以鱼”和“授人以渔”,他出资200万注册成立“黄石市利文助学基金会”,资助200余名寒门学子完成学业。
共同富裕,是余子文的人生价值追求。通过艰难打拼取得一定成绩后,他便用“授人以渔”的方式帮助他人。
下过岗的他,充分体会这个群体的艰难。他主动联系单位的下岗职工到项目部去做事,让他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。此外,对有意购买钻机而缺乏启动资金的,他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,先期垫资购置钻机后双方各占50%股份,等钻机获得收益后再逐渐偿还。
“不是让他们来打工,而是成为共同的合伙人,共同致富。”余子文说。
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下岗员工不但实现脱贫,还掌握了一技之长,陶国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中专毕业的他技术上没有人带,提交一份像样的技术报告都非常困难。余子文手把手教学,从野外编录,到熟悉设计图纸,了解场地环境,认真编写施工方案……不到两年时间,陶国权就具备了独立承担单个项目技术负责的能力。
“只要肯学肯做,就没有学不好的。”余子文说。在他的项目部,最多时吸纳下岗职工40余名。
余子文曾目睹一些学习优秀的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,心中萌生了帮助他们圆求学梦的愿望。2013年,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,余子文拿出100万元开始助学之路。
张国民是一名普通钻工,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离开了人世,家庭陷入极度贫困,正在读书的两个孩子面临辍学。余子文及时伸出援助之手,四年负担两个孩子共3.2万元的学费,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。看到这些孩子有的从辍学边缘考上名校,有的考上了公务员,有的走上社会自立自强成为有用之材,其中一些孩子工作后,表示也要参加捐资助学,余子文感到非常欣慰,萌生了建立助学基金的想法。
2016年,在经营急需转型的情况下,余子文咬牙出资200万元,注册成立了“黄石市利文助学基金会”,持续用于奖励、资助品学兼优、家庭困难的学生,资助范围也从单位扩展到他的老家湖北蕲春县……
余子文说:“今后退休了,想专门从事基金会的运作。这项事业有意义,能够帮助困难的人,他们快乐,我也快乐!”助学8年来,余子文已资助寒门学子200余人,累计发放助学金90余万元。
余子文曾荣获“中国好人”“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道德模范”、湖北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,当选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。今年又荣登2021年5月至6月“荆楚楷模”榜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