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,刚刚13岁就入伍参军的“小八路”郑小友,今年已年近90。他亲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,1986年在湖北煤炭地质一八二队离休后,一直生活在单位驻地黄石下陆区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到来之际,我们怀着敬仰之情看望老人时,他依然思维活跃,深情回忆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,依然清楚记得所在部队的番号、主要首长及身边每一个战友的名字。
1932年1月出生于河南温县的郑老,身世凄苦。1943年老家因闹蝗灾,全家外出逃荒,父母客死他乡。刚刚13岁的他于当年8月在河南泌阳参加了八路军,在太行军区四分区政治部文工团当了一名文工员,参加各种文艺献演、刷标语,为上前线的战士鼓劲。他在部队担任宣传员,负责阵地喊话、组织担架、抢救伤员、领取发放战士生活物资等后勤工作。
在回忆当年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,郑老拿出了他珍藏了近70年的“抗美援朝纪念章”,抚摸着沉甸甸的奖章,郑老带着我们一起重温起那段战火纷飞、英雄辈出的激情岁月。
1953年5月8日,郑小友同志所在的北京防空司令部高炮五一五团奔赴朝鲜。当时部队驻扎朝鲜娄安州,负责保卫清川江、大青江两所大桥的安全,确保志愿军后勤补给线运输畅通。郑小友担任高炮部队标图班班长,主要通过确定经度、纬度,分析判断敌机批次、架次及坐标位置等军情,提供给指挥部做战情分析。
郑老深情回忆了在朝鲜战场上一次执行瞭望观察任务的情景。当时的任务本来是郑小友和战士刘佑真前往,但因营部临时有事,由另一名战士雷伏成代替郑小友执行,两名战士在瞭望哨内用无线电台与营部联系时,不幸遭遇雷击英勇牺牲,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战场。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时,郑老眼睛里泛起泪光。那一刻,一名老兵的真情实感,令人肃然起敬,在漫长的岁月里,他们经历了种种坎坷、磨难,今天平静的生活,饱含了他们当年为了保家卫国、为了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奉献。
1953年12月,郑老随部队返回国内又辗转到江西上饶、天津雨坝口、北京广渠门外等多处执行保卫任务。
上图为1954年2月,郑老所在抗美援朝部队返回国内后标图班的全体合影(前排左一郑小友)。
今天,已有成千上万的老兵,带着他们的历史、他们的细节,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匆匆离去。如今健在的每一位,都是活生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。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印记,更有一种生生不息、不畏艰险、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。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种融入血脉的革命精神传承好、发扬好,学好百年党史,传承红色基因,凝聚奋斗力量!
最后,郑老唱起了在解放战争时期,部队广为传唱的一首军歌《战旗飘荡热血红》。